今年4月24日,是第二个“中国航天日”。26日上午,英雄航天员、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聂海胜少将来到南昌航空大学,与千名学子分享“飞天”的历程,讲述梦想的力量,勉励他们为祖国航空航天事业奋斗。
据悉,聂海胜是湖北襄阳人。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。2005年,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;2013年,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,完成我国首次太空授课。
当天下午,在“与梦想对话”航天文化访谈会上,聂海胜分享了他的“航天梦”,并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和奋斗历程。
在江西工作八年,是南昌人的女婿
当天,聂海胜分享了他与江西的渊源。他说,他曾在江西工作生活8年,在南昌娶妻,妻子是地地道道的南昌人,他也成为南昌的女婿。
聂海胜说,在江西工作期间,一次驾驶战斗机往抚州方向飞行时,经历了一个事故。当时,战斗机飞到高空时,唯一的发动机突然停转,飞机急速下降,地面指挥员命令他紧急弃机跳伞,但他仍努力试图救回飞机,“做了最后的努力,一直到很低的情况下才跳伞。”
经历这样大的飞行事故,无论从身体还是心理来考虑,聂海胜都应该住院休养。但他实在太热爱飞行了,想到刚开始飞一个新科目要是因为住院耽误了,以后再补就困难了。因此,他只休息了几天,就向组织要求重上蓝天。
后来查明,事故原因是由于发动机压缩器上的叶片出了机械故障,鉴于聂海胜沉着冷静处置险情,想尽一切办法挽救飞机的勇敢精神,部队为他记了三等功。
要勇于面对困难并体谅、感恩父母
能与英雄航天员对话,南昌航空大学的学生们异常兴奋。“我和您一样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,渴望亲情但平时和家人聚少离多,您对农村留守的大学生成长有什么指导和建议?”来自湖北与聂海胜是老乡的一位同学首先发问。
在江西遇见老乡,聂海胜表示很不容易,并以自己在江西工作生活的经历,勉励学子们扎根江西,为江西做贡献。
聂海胜以自己初中曾辍学回家种地,挣钱养家所经历的贫苦,鼓励学子们要勇于面对困难并体谅、感恩父母。“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,父母出去打工,也是没有办法,父母挣钱供你上学已经很尽力了,不管怎样都要有感恩的心。”聂海胜表示,青年学子还要感谢社会,感谢国家的发展,给大家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学习途径和良好的条件。
在太空每件事都新鲜,舍不得睡觉
2005年6月,聂海胜执行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,获得圆满成功。时隔8年,2013年6月,聂海胜又一次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,完成我国首次太空授课,成为两次出征太空的航天员。
太空中最难忘的是什么?“能够代表祖国出征太空就是最难忘的事。”聂海胜说,往小的生活层面来讲,在太空中通过信号连线能够听到女儿给他唱的歌,以及与地球上的人进行通话都是难以忘记的事。
在太空中生活作息如何?聂海胜表示,在太空他们按照北京时间晚上10点就可以睡觉,但因为有很多实验要完成,经常是加班加点地工作。聂海胜笑称,因为在太空中每一件事都是新鲜的,所以每一天都舍不得睡觉。
对于失重的感觉,聂海胜表示,火箭助推器的速度很快,失重的感觉也是断崖式的突然出现。失重的时候会有呕吐的感觉,不过好在他们都进行过长时间的严格训练,经过一段时间后,就慢慢适应了失重。
此外,聂海胜还希望学子们要珍惜地球,“在穿越大气层的时候看到了太平洋,非常漂亮,从太空中看地球很美。”
记者熊春瑜/文
- 1、凡本网注明“中国江西网讯”或“中国江西网”、“大江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江西网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- 2、凡本网注明“中国江西网讯[XXX报]”或“中国江西网-XXX报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“来源:中国江西网·XXX报”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- 3、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(非中国江西网)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,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,不授权任何机构、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、截取、复制和使用。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,可与本网联系,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。
- 4、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※联系方式:中国江西网 电话:0791-86849032